洪钢、曾侃,央视解说员中的“乌龙大王”

洪钢、曾侃,央视解说员中的“乌龙大王”

英格兰队与哥伦比亚队一战,央视解说员洪钢成功地抢了两队的风头,搞不清楚加时赛时间的他成为球迷们吐槽对象。洪钢成功地与他的同事曾侃一起成为本届世界杯央视解说方阵中的“乌龙大王”。

洪钢:搞不清楚规则,想当然发表意见

1、以为加时赛是115分钟。

加时赛进行到110分钟时,洪钢开始说

第110分钟:还有5分钟的时间;

第113分钟:加时赛还有2分钟就结束了;

第115分钟:加时赛的时间也已经到了;

第117分钟:裁判还在给时间;

第118分钟:竟然还有时间!

对此,他赛后的解释是一心想看两队进行点球大战,所以有点着急,这个理由的确业余地可以。想看点球的不止你一人,但请先搞清楚规则。

2、想当然解释点球判罚规则。

(这次判罚是主裁判的降格处理,丹麦队本应收获“红点套餐”)

当英格兰队获得点球时,裁判员向桑切斯出示了黄牌,对此洪钢援引了丹麦与克罗地亚比赛中加时赛裁判员判给克罗地亚队点球的例子,说裁判员现在可以根据队员手上的动作幅度大小来决定是否给犯规队员出示红牌或黄牌。这个解释完全是洪钢的自我想象,按照足球比赛规则,凡是在禁区内可以判罚直接任意球的犯规都要判罚为点球。同时破坏对手明显得分机会的犯规直接要被出示红牌,破坏对方可能的得分机会要被出示黄牌。克罗地亚与丹麦一役中阿根廷主裁判皮塔纳对丹麦队员赞卡仅出示黄牌处罚是明显地降格处理,而洪钢之后的解释更是没弄明白规则,纯属自我臆断。

3、记错劳德鲁普兄弟一起出战大赛时间。

在解说克罗地亚队与丹麦队比赛时,当看到观众席上的老舒梅切尔时,洪钢即兴介绍他与劳德鲁普兄弟一起夺得1992年欧洲杯,创造“丹麦童话”,这又是一次事实性错误。大劳德鲁普并没有参加1992年欧洲杯,带领丹麦队夺冠的是小劳德鲁普。兄弟两人一起参加的大赛是1995年联合会杯与1998年世界杯。

曾侃:准备功课不扎实,事实性错误不少

1、曾侃说哥斯达黎加队是本届世界杯年龄最大的球队,这一点是错误的,本届世界杯年龄最大的球队是阿根廷队。5天前国际足联公布本届世界杯32强各支球队的23人大名单时,来自中北美的世界杯新军巴拿马以平均年龄29.6岁位居榜首,哥斯达黎加紧随其后,阿根廷则以29.3岁的平均年龄位居第四,随后的几天,巴拿马30岁的主力中场金特罗因伤无缘世界杯,21岁的后卫阿维拉替补入选大名单,使得巴拿马阵容的平均年龄降至28.9岁,而阿根廷因年轻的兰奇尼被32岁的恩佐-佩雷斯顶替,这使得阿根廷本届世界杯23人大名单的平均年龄达到29.6岁。在6月14日世界杯开幕式当天,阿根廷的平均年龄为29岁零205天,以高出哥斯达黎加2天成为本届世界杯32强中平均年龄最高的球队。

2、世界杯的彩色电视转播是从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开始,而不是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曾侃又说错了。1970年世界杯的官方纪录片——《世界在他们脚下》,影片当中小男孩手里拿着的足球,是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的官方用球,它的名字叫做TELSTAR(电视之星),也就是电视Television和明星Star两个英文单词的组合。TELSTAR打破了原来固有的足球只有黑白两种纯色的设计概念,因为在1970年彩色电视直播第一次出现在了大家眼前。

(1970年的彩色电视直播画面在今天看来显得非常粗糙,但在那个年代已经是巨大的飞越)

今年是央视转播世界杯40周年,1978年宋世雄老师解说的世界杯比赛已经是彩色电视转播,曾侃作为央视解说员,连自己东家的历史都弄不清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3、并不是只有美洲门将会在青训过程中“半路出家”改打门将,欧洲的许多门将也在此列。在谈到纳瓦斯的表现时,曾侃说美洲的门将培养与欧洲不同,很多门将都是“半路出家”,即原先踢得不是门将位置,而是由其他位置转变而来,他举了伊基塔、坎波斯作为例子。其实欧洲许多门将也有类似情况,例如法国国门洛里13岁时才确定将门将作为自己的职业运动项目选择,因为他同时是同年龄阶段法国最好的网球男单选手。“小将”布冯出道时踢得是后腰位置,之后才改打门将。曾侃的这一论断有点像当然了。

4、记错巴西世界杯点球数量。在韩国队与墨西哥队的比赛中,当墨西哥队获得点球机会时,曾侃激动地介绍这是本届世界杯出现的第14个点球,本届世界杯的点球数已经追平了2014年巴西世界杯。可惜他又记错了,巴西世界杯点球数是13个,不是14个。

解说员在直播过程中出现口误可以理解,但像洪钢、曾侃这样出现大量常识性、事实性错误的情况只能说明他们的足球知识欠缺,准备工作很不充分。在网络咨询如此发达的今天,两人应当多花点时间去把自己的功课做扎实。这一点,詹俊老师就是他们的最佳学习对象。

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